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人为啥“水土不服”?专家揭示肠道菌群可塑性原理!

人为啥“水土不服”?专家揭示肠道菌群可塑性原理

时间:2024-05-10 11:05:44 来源:晨蓝头条 作者:热点 阅读:136次

  原标题:人为啥“水土不服”?专家揭示肠道菌群可塑性原理

  人在旅行过程中产生“水土不服”的水土不服症状非常普遍,此前研究已经表明,啥专示肠塑性“水土不服”与饮食改变带来肠道菌群的家揭变化有一定关联性。华中科技大学科研人员近日在肠道菌群可塑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道菌揭开了肠道菌群在“水土不服”症状产生、原理发展和恢复过程中的水土不服变化规律。

  “一个人到了异地一开始饮食不习惯,啥专示肠塑性但是家揭过段时间也能适应,这就是道菌肠道菌群的可塑性。在外地过一段时间回到原地,原理又能适应回来,水土不服这就是啥专示肠塑性肠道菌群的弹性。”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宁康教授告诉记者,家揭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变化过程中具有很高的道菌可塑性,在长时间停留期间又具有相当的原理弹性。

  宁康研究团队招募了一支由十人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他们从北京出发,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停留了六个月,然后返回北京。通过使用高密度纵向采样的策略,收集了志愿者的粪便样本,记录他们详细的饮食信息。对粪便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和相关分析,发现人类肠道菌群在较长时间跨度内受饮食改变而发生的动态变化规律。

  “跨国志愿者肠道菌群之间的变换通常在1个月内完成,并且志愿者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有特定的变化趋势。”宁康说,“饮食长期的转变可改变肠道菌群,饮食的恢复也可使肠道菌群恢复,揭示了肠道菌群具有双向可塑性和强大的弹性。”

  科研人员通过整合志愿者的饮食信息,证实了肠道菌群的双向可塑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饮食调节,志愿者在外地消费的食物消耗量增加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显著相关。

  专家表示,肠道菌群的双向可塑性模式的发现,有助于指导科研人员对肠道微生物组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世界胃肠病和肝脏学科领域的顶尖期刊《消化道》(Gut)在线发表。(记者 李伟)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前4个月可转债募资降八成
  • 美一大学限期要求中国公费留学生离境 外交部:破坏中美人文交流又一例证
  • 国资委监管央企复工复产率超90% 有的已达到100%
  • 阿根廷总统说对参与服贸会感到自豪
  • 烽火八年,燃指巅峰!《巅峰战舰》八周年全新版本震撼来袭!
  • TikTok美国用户:因为教中国孩子英语,我可能会坐牢
  • 加强巡查管控 确保安全度汛
  • #美味辽宁等您来# 辽宁水果熟了—庄河蓝莓!
推荐内容
  • 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保持稳定 人民币汇率超预期贬值风险不大
  • 研究显示:巨齿鲨并非“冷血杀手”
  • 游戏业半年营收超1500亿 网络游戏用户达5.09亿
  • 多因素影响外储规模变动 外储规模将保持总体稳定
  • 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三无”村的“和美”蝶变
  • 朝阳推出“英才计划”招才引智